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4年广西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与提升项目培训圆满结束
最新动态
2024年广西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与提升项目培训圆满结束
2024-12-0336
2024年11月11日至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广西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2024年广西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与提升项目”已圆满结束。本次活动通过在区内广泛开展多样性的工艺美术技艺培训,鼓励和支持发展当地独特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传统工艺的劳动、经济和文化价值,从而促进乡村的就业和发展。
本次技艺传承与提升项目有北海贝雕、龙州壮锦、桂林传统印染、金属工艺与首饰制作、宾阳壮锦。培训对象主要为各项传统技艺的行业从业人员、有一定工艺美术基础的乡村群众、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此次培训采用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集中传授技艺+院校专业教师设计提升+学员独立完成项目任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种模式,学员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工艺的精髓,还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北海贝雕技艺传承项目学员合影

高级工艺美术师林雄带学员了解贝雕的历史
学员进行实操创作

北海贝雕是一种将贝壳天然色泽、纹理与形状巧妙融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匠人的精心雕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品。北海贝雕艺人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技艺,还不断创新,使其得到了发扬光大。从最初的贝串、贝堆、平面雕刻,到后来的浮雕,再到如今的立体贝雕,北海贝雕技艺一步步突破创新,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开展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培训,提升学员的传承能力和技艺水平,让北海贝雕技艺得到传承与发展,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龙州壮锦技艺传承项目学员合影
谭湘光大师给学员授课
学员进行实操创作
广西崇左龙州壮锦融合了历史、民俗、技艺与审美等多重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深度、文化原创性、技艺精湛性、民族特色、实用价值与艺术魅力等鲜明特点。龙州壮锦不仅记录了当地的历史与风俗,还反映了壮族的精神信仰与审美情趣,成为壮族与其他民族在交流与融合中孕育出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成为了当地不可或缺的经济产业。
桂林传统印染技艺传承项目学员合影
学员进行实操创作
学员成品合影
桂林的印染技艺历史悠久,尽管云南、贵州等地的传统印染技艺在公众印象中较为深刻,但作为全国首批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城市,桂林依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桂林的扎染、蜡染等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逐渐成为与桂林山水字画齐名的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热衷购买的“代表性产品”,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宁金属与首饰工艺技艺传承项目学员合影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韦锦业给学员授课
学员进行实操创作
广西拥有丰富的铜、锡、银等矿产资源,金属工艺与首饰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铜鼓锻造技艺、苗族银饰工艺、壮刀等金属工艺均已列入广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目录。开展金属工艺及首饰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项目培训,旨在促进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还将推动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广西工艺美术产业的整体提升。
桂林传统印染技艺传承项目学员合影
范丽华大师给学员授课
学员进行实操创作
宾阳壮锦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更是广西壮族民间工艺文化的珍品。近年来,宾阳壮锦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了许多时尚的壮锦元素单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传统精湛的技艺与现代美学设计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通过此次宾阳壮锦技艺传承创新发展项目培训,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宾阳壮锦、热爱宾阳壮锦,同时也为宾阳壮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西的工艺美术发展源远流长,蕴含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培训项目立足富有广西特色的各民族优秀传统工艺,通过构建以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为技艺传授主体,院校专业老师为创新设计助推的双线并行技艺传承模式,实现传承创新发展,为研究广西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和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新思路,使广西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还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